投资大佬们为何纷纷抛售英伟达?内幕揭秘!
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,一位投资人朋友在朋友圈晒出了他在WAIC期间组织的饭局照片,并感叹道:这届WAIC的到场率真高,上海的天气真热,饭桌上的同行们几乎都清仓了英伟达的股票。
这条朋友圈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,毕竟英伟达的股价刚刚创下新高,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也在不断攀升,难道这家备受瞩目的科技巨头真的不值得3万亿美元的市值吗?
事实上,投资人选择卖出英伟达股票并不算什么新鲜事。早在今年3月,OpenAI推出Sora时,我就和几位朋友讨论过英伟达的情况。英伟达如今的市场表现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的思科。两家公司都被视为新科技时代的基础设施,股价也都经历了疯狂的上涨。
然而,思科的故事告诉我们,资本市场的热度往往会比产业成熟提前许多年。尽管思科的估值从巅峰时期的200倍市盈率跌到了如今的10倍,但其营收和利润每年都在增长。英伟达目前的动态市盈率超过30倍,市盈率TTM更是超过75倍,这种趋势让人不禁怀疑其股价中是否存在泡沫成分。
不仅是投资人,英伟达的高管和员工也在纷纷套现。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,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在今年6月和7月期间连续套现,累计金额超过2亿美元。英伟达的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和执行副总裁Deborah Shoquist也进行了股票减持。自5月22日英伟达公布Q1业绩以来,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内部员工进行了套现。
在一个透明的公开市场,高管减持并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会下跌,但投资人选择在高点将浮盈变现也不需要太多复杂的理由。尽管如此,警惕英伟达股价中的泡沫、高层套现股票、外部投资人集体清仓,这三者背后的信号显然有所不同。
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,资产管理规模至少为1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必须在每个财报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提交13F文件。按照这条规则进行检索,在2024财年Q1季度里,至少有8家大型投资者选择了出售英伟达股票,其中包括蔻图资本创始人Philippe Laffont、城堡资本的Ken Griffin、千禧年基金的Israel Englander和Point72的Steven Cohen。
然而,投资人们并不是只针对英伟达。包括英伟达在内的Mag7(美股七巨头)股票都出现了大手笔的抛售事件。贝索斯在今年多次套现亚马逊股票,扎克伯格也在去年年底频繁抛售股票。高盛等对冲基金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逐渐压缩Mag7在其投资组合中的比重。
摩根大通的量化交易团队在今年年初的一份报告中提到,美股的集中度在2024年将进一步提升,市场结构变得越来越不健康。标普500中排名市值前10的股票权重已经上升到33.1%,而在他们身后的40只股票权重则下降到了35.8%,这一数据达到了6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尽管如此,仍有不少从业者力挺Mag7。知名投行阿默普莱斯投资策略主管Shane Oliver认为,当前的泡沫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完全不同,32倍市盈率与100倍市盈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他甚至放出了一句狠话:“泡沫,只是你用来解释自己为什么错过牛市的理由。”
通过13F文件可以发现,在2024年Q2季度,加仓英伟达的机构投资者超过100家,其中最大幅度的加仓来自瑞典商业银行,他们将投资组合中的英伟达比重提高到了11.13%。其他首次购买英伟达股票的机构投资者基本都来自美国,例如复兴投资集团、瑟斯顿、斯普林格、米勒、赫德和蒂塔克等。
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,英伟达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。无论是选择清仓还是继续持有,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判断。
推荐阅读